寓教于實踐受學于思考——瀚海商學院4月份MBA課程聽課有感
發布時間:2013-12-07 點擊次數:3529
編者按:隨著公司國際化步伐的加快,為培養國際視野的管理人才,瀚海商學院特邀了日本明治大學管理學博士、中央財經大學研究生部副主任周衛中教授以及招商局副局長、隨習副主席訪美團團長、原商務部投資促進局副局長張迎新女士分別講《組織行為學》和《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機遇與挑戰》,本期授課形式新穎,深入淺出,課堂氣氛輕松,讓學員們深度啟發,故此,《瀚海人》將開設“學以致道”專欄,陸續選載學員們對所學課程的思考與反思,供大家學習交流。
通過兩天集中學習《組織行為學》,感受頗深:
第一、老師留學日本多年,閱歷豐富,知識淵博。講課中,老師將日本社會中很多優秀民風民俗和日本人的價值觀寓于案例中,讓我們在領悟管理精髓的同時,也讓我們對鄰國日本有了更深的了解;
第二、課程講義重點突出,概括性強,讓學員在兩天時間內對本書要點有了大概的掌握,真正起到了培訓的目的;
第三、老師授課充實,有理論有實踐,并讓學員實操案例,深受啟發。
——華?;鶚I汪輝
通過學習《組織行為學》,可以幫助我們按照組織行為學的理論深入反思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遵循其規律觀察公司各個項目的經營模式,分析他們所處地域特性、項目特性、管理方式及經濟效益的變化之后,再利用企業文化的引導和組織意識的變革來完善企業的管理。
——華?;鶚I劉 峰
周教授的案例分析課,培養了我們思考問題中的鏈式反應能力。討論中,周教授按照學員對案例所持有的觀點,將學員分為三個討論小組。三個小組再圍繞自己的核心觀點,針對對方提出的不同的見解和質疑進行辯論,最后在思想不斷的碰撞中找尋到一種大家認可的最佳解決方案。這種方式的教學一方面可以完善我們的思維,另一方面也可以激發出大家學習的濃厚興趣,獲取了一份學習的動力,效果尤佳。
——樓宇運營中心 王高民
本次課程的學習首先讓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怎樣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改善人際關系,增強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進團隊建設和正向發展。其次,MBA案例式互動教學,為內部培訓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瀚海潤澤 蘆恩龍
《組織行為學》的學習讓我懂得了一個組織的成功或失敗,要取決于個體的行為,如果沒有個體的共同努力,管理者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此,我們在管理中要讓個體充分表現,掌握其心理和行為,加以引導和控制,從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審計中心 黃曉麗
通過《組織行為學》的學習,我對瀚海文化進行了淺析。管理者的角色分類可分為三類:人際角色、信息傳遞角色和決策角色。在瀚海文化中,前兩種體現得尤為突出。首先,瀚海的“家”的文化,讓每一位瀚海人感受到是瀚海的主人。其次,從行為理論看,瀚海的管理者是導向型的領導者,為員工共設愿景、提供咨詢、指導和幫助,有利于員工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再次,共同創造、共享成果是瀚海文化的集中體現,這一理念把公司利益和個人利益結合在一起,結果是個人與公司的雙贏。而對于第三種角色,在瀚海文化中也有跡可尋,我們主張的流程化管理理念,正是一種理性的決策模型。可見,瀚海的文化充分發揮了個體、群體、組織之間的相互協調關系。
——瀚海博智 陸蓉蓉
聽完張迎新副局長的講課,感慨頗多。張副局長通過她的親身經歷與多年海外工作經驗講述了中國企業走出去面對的各種困難以及“水土不服”的情況。這給我們的海外項目以思考,我們不僅應該多招收當地的美國人用以提高企業品牌,更應該學習美國孵化器的盈利模式,結合中國企業的文化背景,多多創新,盡量提高軟服務在孵化器行業的盈利比重。
——科技產業中心李圓明
張迎新副局長用生動的例子告訴我們,文化的差異以及法律體系的不同是企業走出去面臨的最大的挑戰。企業走出去一定要堅持企業本地化,與當地文化相融合,這樣企業才能長足的發展下去。
——人力資源中心 安卿
正如張迎新副局長所講,中國企業在美國投資置業一定要學會本土化,本土化又絕不僅僅是融入,更是一種重新的定位以及思考的換位。以對方的思維想問題,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人力資源中心石亞全
張副局長以國際化的視野給我們舉了很多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帶給我們很多啟發。
首先,我們要對“走出去”對象國有深入的研究,包括其國情、政體、法律體系等,真正了解“走出去”的風險所在。其次,美國是一個法制健全的國家,瀚海在美國經營一定要遵紀守法,要成為遵守規則的領先者。第三,我們要融入當地的文化,融入當地社會,要學會用美國式的思維辦事。
——瀚海潤澤蔣鳳云